深圳正中高尔夫会所

  • Location:中国 · 深圳
  • Land area:20573m²
  • Construction area:9473m²
  • Time of design:2007年
Information of honor or prize:
第七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 银奖
时代楼盘第七届金盘奖年度最佳酒店第二名

500多年前,雅趣相生的高尔夫运动,从圣安 德鲁斯开启了它历史的第一页。Golf的英文拼写(G—绿色(Green);O—氧气(Oxygen);L—阳光(light);F—步履(Foot)或友谊(Friendship)),是这项运动原本的意义,它植根于大自然,又是最亲近与爱护大自然的运动,这是高尔夫运动所追求的高尚文明的最终目的。高尔夫与自然密不可分,其会所作为运动者情感的交流空间和驿站,首先将自身融入自然中,并结合所在地的地域、历史、人文特征给人以特定场所的个性感受。


 


本项目处岭南地域,基地内青山延绵,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紧邻的龙湖水库更是碧水涟涟、清澈见底。建筑师认为将近万平米的建筑体量全部布置在地面,无论如何都会给环境空间带来压迫感。因此,设计根据地形、地貌将建筑体各功能体量分类、分块组合,将更衣、淋浴及内部管理服务、厨房、设备房、球车库等近50%的面积设在地下,使地面上看到的建筑体量大大减少,并将各功能块分类组合成若干体量和空间,以适当的尺度融入自然环境中。


 


会所沿垂直于湖体的中心轴弧线展开,各活动空间穿插布置于两翼,沿湖面水平延伸。通过对三大功能体块平面的转折处理,使用者在室内拥有270°的景观视野,眺望波光闪闪的水面和层层叠叠的绿岛山峦,欣赏如水墨画般意境的自然风光。建筑师在首层用一条水平延伸的弧线将细分、错落的建筑连贯统一,舒展自由,渐融于地势。


 


结合场地现状,分设来宾、内部服务以及球车三股车流,利用地势构成互不干扰的动线体系。后勤及球车库的道路沿缓坡进入建筑地下。出发点设在湖畔的木平台上,这也使本会所成为目前国内少有的将出发台设在滨水的球会之一。


 


整个建筑的公共功能由三部分组成:餐饮、休闲等直接与自然交流的透明空间,更衣洗浴为相对封闭的不透明空间,以及接待、出发等直接在室外且需遮阳、避雨的“混沌空间”。室内外界线模糊的“混沌空间”是全天候适应亚热带气候特征的空间形式之一,也是高尔夫运动室内外空间过渡所必需的流动空间,让使用者在能直接触摸到大自然的空间中等候、集合、出发以及茶憩休闲。建筑物的二层设计了穿越大堂、连接南北两侧的“桥”,也成为建筑内一个有趣的观景点。穿越桥下的是主视野轴,这条轴线向前延伸至水面直至远处水中的小岛,与自然景观和建筑一起构成完整的、合理有序的空间层次。场地设计完全保留了基地内的大树、植被和地形,并对原有景观系统加以补充、优化,尽量不留痕迹地将自然朴实的原生态景观性格保留下来。会所建筑的高度低于保留的大树,使自然成为第一轮廓,建筑掩映其中。



为体现岭南地域特征,营造情景交融的文化品位,会所采用坡屋顶,并通过简约的铝合金材料表达出时代感,中部制高的双坡顶强化了建筑的主轴线,两翼坡顶低矮、平缓、舒展。建筑整体以水墨画意境的黑白灰为基色,采用白灰色和深灰色花岗岩,通过劈开、刻线、烧毛等不同工艺表达出各自的表情,配上局部的原木色线条,注重材料质感、节点构造及细部的细腻表达。采用下沉式庭院、架空、天井等适应亚热带气候的空间构成方式,尽可能利用自然遮阳、避雨、通风的空间设计提高建筑的舒适度,这也是创作所遵循的生态与低碳原则的体现。


正中高尔夫会所的设计和建造过程让我们体会到在自然资源稀缺的时代,建筑师在设计中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合理利用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建筑的体量定位、空间处理和造型构成中,面对大自然,建筑师应该采取一种更谦虚和谨慎的态度,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这会为我们带来真正愉悦的设计体验。


 

Copyright 2017 上海兴田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 沪ICP备170281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