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公共卫生中心

  • 项目位置:中国 · 上海
  • 用地面积:14244m²
  • 建筑面积:43203m²
  • 设计时间:2003年
  • 完成时间:2006年
获奖信息:

荣获2009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荣获2005-2006年度优秀建筑艺术作品奖

融入城市既有空间的建筑


城市是物质地根植于空间集中的人类聚落、社会组织与文化表现上的特殊空间形式,是通过长期历史演进、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建筑空间环境。从时间意义上讲,城市的建设和完善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城市之于建筑,城市是主体,是所有建筑的载体,建筑只是构成城市空间的基本元素。按文脉主义的解释,如把城市看作一篇文章,建筑则是文章中独立的字和句,而独立字或句的意思、内涵是由文章中上下文之间的关联才得以呈现的。同样,在城市和建筑设计中,应强调对城市空间环境的理解,尊重城市已形成的整体秩序和脉络。对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构、空间环境作系统的分析,让独立的单体或群体建筑有机地加入到城市形构中,使城市的空间秩序得以进一步完善。



“建筑最远的目标是创造为人类服务的空间,为此建筑师必须站在历史和生态学的角度上理解人类活动,必须懂得人类活动和建筑空间的关系,并不断改进。”(*注1)建筑空间对外承载着自然界对人类施加的一切作用,对内则影响着人的心理变化乃至进化与生存。城市空间场所因人的加入和活动而充满生命活力。为此,我们要营建出利于市民活动的空间场所,特别是周边市民乐于参与并在此活动的公共空间。


中国城市进程中的大规模、高速度建设一方面改善了长期停滞不变的城市“旧貌”,让涌入城市的“新”人口有了安生立业之地,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突如其来的颠覆式大规模再开发,使得积沉着悠久文化、蕴育着生活情感的城市历史文脉被生生断裂,原有宁静而惬意的城市空间秩序被打破。就拿上海的城市再开发过程来说,旧城中紧贴地界线形成的高容积率、高密度建筑,已远远超出通常人们对老上海城市空间尺度的认知,给人带来压抑和窒息的心理感受。不断叠加累积的城市建设让城市越来越成为钢筋水泥的森林,加法的城市和建筑设计应当终结,减法的思考方式才是城市和建筑的未来。


秉承尊重城市既有空间秩序的态度,我们接受了地处上海中心区的“上海长宁公共卫生中心和新天山中医院”的设计,试图尝试将新的建筑融合到城市空间环境之中。



尊重城市空间秩序的公共开放节点

上海长宁公共卫生中心、新天山中医院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云雾山路南侧,娄山关路东侧。两道路交叉口处的地块不在项目用地范围内,整个用地呈倒“L”形。周边多是90 年代后建设的商品住宅,功能单一且风格相近,两侧道路都不甚宽,将功能复杂且容积率较大的建筑放在这样一块狭窄的“L”形地块中,给设计带来了一定难度和挑战。为满足基地内、外建筑的良好日照、采光、自然通风和减少噪声干扰的需求,新天山中医院布置在基地南侧,高层卫生中心则布置在医院以北,沿两者所临近的城市道路分别设置独立的出入口。


在确定两栋建筑的基本布局关系后,我们开始思考该如何使建筑融入城市空间环境中?又该如何在局促的用地空间内提供有价值的城市语句?在公共卫生中心的设计中,建筑师摒弃了以往政府办公建筑常采用的独自封闭空间布置,在用地北侧退让出一个开放的广场空间,东侧是椭圆形报告厅,西侧则是通往二层的室外花园平占。报告厅外墙的弧线与阶梯的斜向折线分别向云雾山路展开,将城市空间拥入怀中,使建筑与城市空间秩序联系在一起,彰显城市健康中心的开放与亲切。临近卫生中心办公主楼,开放空间逐渐收紧,并将办公楼首层架空。完善建筑自身功能空间和交通动线的同时,将城市开放空间向南进一步延伸至卫生中心与医院之间的“天井”;丰富空间层次的同时,把建筑空间纵深与城市开放空间默契的联系在一起,构建起完整的城市空间片段。



步入开放空间,一弯木桥轻盈的搭至花园阶梯的中段平台,趣味油然而生,绿波倒映桥影,愈显生动优美。穿过木桥,由花园台阶拾步而上,至二层室外大平台回首俯瞰,层层叠落的花坛、台阶下小桥流水等柔性景观与主体建筑硬朗的线条产生了对话,温馨、自然。叠水的引入带来视觉与听觉上的清新感受,使人与环境产生了积极的互动。


整个开放空间组织有序,随着时间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容姿:在工作时间作为事务广场,多层错台的花园阶梯将广场步行入口与卫生中心办公主门厅连接起来,井然有序的立体入口不乏庄重与开放,充分体现办公场所的效率与安全性;在下班后休闲时段作为周边居民聚集晨练与晚间散步的场所,潺潺的跌水与精巧的木桥将立体广场连为一体,成为平坦市区中的立体景观,盎然的花木与步移景异的台阶增添了生活情趣。开放空间本身被赋予了生命,成为与市民互动的主体。时间轴线上的情景转换,使得长宁公共卫生中心呈现出庄重与亲和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情,关联起周边市民的健康生活。



建筑融汇于既存的空间环境  

作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设施,政府办公建筑往往使用程式化的对称形式,强调自我为中心的潜规则。在长宁公共卫生中心的设计中,建筑师力图弱化这种模式而采用非对称的形式。驻足在入口空间前,纵深与建筑高度控制在1:2范围之内,尽管项目北侧对街的居民楼紧贴城市道路,来访者却完全感受不到卫生中心的体量对城市空间的压迫感,其消解的过程主要取决于建筑形体中“实”与“空”的设计。为了兼顾高容积率与适宜的建筑尺度,公共卫生中心呈现出榕树状的形态,充满活力向上生长的造型象征着生命的律动。建筑的基座沿水平向展开,形成了舒展通透的根部,像树枝一样韵律错动的石材分隔改变了建筑的尺度感受。玻璃窗填充期间,虚实相间所形成的“空隙”打破了立面所带来的压迫感。进而通过开放空间与城市道路的联系,将建筑与周边城市的隔阂消解于无形。公共卫生中心裙房部分采用非对称形式,正对广场的一层部分架空,东侧椭圆形报告厅的斜撑、主体办公楼水平排铺的矩形错窗,在活泼的平面背后隐藏着规律。西侧花园阶梯自路边层层递进引导至二层开放的办公大厅,营造出静谧而不失稳重的入口氛围。


天山医院采用的横向舒展体量与公共卫生中心的竖向体量形成对比,立面上水平流畅的划分、均匀的开间分隔使其充分体现平稳安静的气质。与卫生中心竖向生长的肌理相呼应,医院的平面做了两次弯折,水平方向的生长态势应然而生。弯折设计所形成的“Z”形平面使设计一举三得:1.医院与卫生中心南北方向的实际建筑间距得以加大,从而使卫生中心底部四层的办公视野更为舒适;2. 延长了医院南向展开面,使病房全部取得良好的南向采光;3.输液大厅和电梯厅各自的出入口得以开阔的室外景观用地,病房南向拥有高低错落的屋顶花园,这一景观有效的缓解了医院与南面住宅楼的紧张关系,成为医院融汇于既存城市空间环境的柔和边界。


这一“Z”应当是弯折形成的这两栋建筑之间扩大的天井。上海有着江南地区典型的湿热多雨气候特征,设计中努力通过利用建筑的布局和空间设计等手段可改善空间环境的舒适度。如天井的空间尺度把握十分重要,天井的平均宽度与医院的建筑高度比例控制在1:2以内,与江南天井院的尺度相仿,天井中的空气由于烟囱效应得以不断更新,使办公楼和医院始终享有清洁的环境。出于对两栋建筑功能联系的考虑,其间在三层加以连廊,再次呈现出江南巷道的意象,让那些来这里住院或是探望的人们感到一种亲切的回归。在这座拥挤的城市中,给予人们一方静谧的天井,也是住院部对病患者心理感受无微不至的关怀。办公楼与医院之间的天井以现代的建筑语汇传达建筑的构成元素,在现代与传统的融合中传递着上海这座飞速变革的城市人文精神。



结语

城市是所有建筑的载体,建筑的生成是构筑城市的过程。建筑自竣工之日起就暴露在社会挑剔的目光之下,并不断的被人们将其与周边的城市空间环境进行比对。建筑若要在城市中生存并在社会上拥有持续的生命力,则要提供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建筑空间——将自身融入到城市既有空间秩序,成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元素。建筑的意义远不止于满足基本功能的需求,同时也为不断完善城市空间起着积极作用。在上海长宁公共卫生中心和新天山中医院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始终秉承尊重城市既有和空间秩序的态度,在建筑基地内外互动中塑造城市的开放空间节点,以缓解周边当下城市急促的空间氛围,营造张弛有机的城市空间秩序。因此建筑作为修复城市现有空间的元素也建立起与城市共同完善的关联。



Copyright 2017 上海兴田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 沪ICP备17028164号